谷爱凌夺得女子大跳台金牌,她此次完成了哪些高难度动作?
1、月8日,谷爱凌夺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,该枚金牌是她夺得的首枚冬奥会奖牌,也是此次冬奥会中国队夺得的第三金。谷爱凌在决赛第三轮中做出了让自己满意的超高难度动作——偏转双周偏轴转体1620度加安全抓板,最终以1825的高分夺得冠军。
2、此外,谷爱凌也完成了1440等高难度的动作,她在自由滑雪的时候在空中旋转动作和滑行动作都是非常的完美,在她落地的时候更是平稳,这样一套完美的动作拿到高分也是非常合理的。
3、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,谷爱凌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挑战极限,凭借向左偏轴转体1620抓板的高难度动作,获得了950的高分,成功逆转夺得冠军。这是中国队在该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首枚金牌,实现了中国女子雪上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。
4、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1440高难度动作,也是谷爱凌第一个在正式比赛中做出的,了不起!每次看她在比赛前做预备热身,领会动作要领,特别舒展,萌萌的。不出所料,谷爱凌北京冬奥夺冠,感觉她特别轻松地就拿下了奥运金牌。
北京冬奥会作文人物素材:谷爱凌
北京冬奥会作文人物素材:谷爱凌 一举夺冠,创造历史: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,年仅18岁的谷爱凌以惊人的1620度转体动作成功夺冠,这一壮举不仅让她一跃成为新星,更刷新了历史记录。这一成就展现了谷爱凌的高超技艺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。
作文素材:谷爱凌——北京冬奥会面孔,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谷爱凌的冬奥会辉煌成就: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,18岁的谷爱凌以1825分夺冠,第三跳完成1620度超高难度动作,获得950的高分。
一举夺冠,创造新的历史 2022年2月8日,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,18岁的中国选手谷爱凌以1620度转体的高难度动作夺金,一跃成为新星,刷新历史。适用主题:创造历史,竞技魅力 寨主示范:在北京冬奥会上,首次参赛的谷爱凌,面对巨大压力,她调整状态,放手一搏。
岁的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以1825分夺冠,第三跳完成1620度超高难度,获得950高分。她说比赛不是为了比别人好,而是要滑到自己最好的状态。2月18日,她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展现“统治级”表现,首轮925分无人超越,次轮925分锁定金牌,完美收官。
如何评价谷爱凌?
首先,热爱与专注。谷爱凌之所以内心强大,除了母亲的陪伴外,更重要的是她对滑雪的热爱与享受。她在《我的时代和我》中表示:“做你喜欢的事,有热爱,你在练习时就不会感到疲惫。我不是为了参加奥运会而滑雪,而是因为我热爱它,我喜欢滑雪,然后顺便开始比赛,顺便开始赢,这让我更加热爱它。
文化差异与认同:谷爱凌虽然代表中国参赛,但她的成长背景和文化经历与中国本土运动员有所不同。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在情感上难以完全认同她,从而产生负面评价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负面评价并不代表广泛的中国人的意见。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宽容的态度看待公众人物,尊重他们的努力和付出。
谷爱凌妈妈的家庭教育观:敢于尝试的意愿比任何结果都更值得鼓励。敢于尝试,是一种了不起的勇气。敢于尝试的人,定是冒着巨大的风险,顶着万般异样眼光去走一条无人敢走的路的。
人物评价:随着时间的推移,谷爱凌雪上技术不断进步,技术动作的难度和危险性也随之提高。谷爱凌已经是在U型场地、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三个项目上都具有相当威胁的选手。
为什么谷爱凌从小到大的一切,都成了我们仰望的天花板?
1、谷爱凌的背景独特,母亲是中国人,父亲是美国人,这种混血优势让她在体质上就优于常人,也因此培养了她对户外运动的热爱。她的母亲毕业于北大和哈佛,父亲也是哈佛毕业生,这样优秀的遗传基因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比拟的。在美国长大的谷爱凌,受益于开放的社会环境,很小就开始追求自我,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。
2、谷爱凌从小到大都是如此优秀,成了我们仰望的天花板。除了她的优秀的基因外,也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,没有付出怎么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,光在冬奥会上那么难的动作,就已经比绝大部分人优秀了。我们不应该关心她的家世和身价,应该更多地关注她的努力付出。
3、当我们家庭小孩还在努力学习的时候,她就在美国学习滑雪,舞蹈等等,可以说优势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比别人更优秀。当然基因、天赋也很重要,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救,如果每个人都会有谷爱凌那样同样的条件,每个人都有这样优秀的生存环境,我认为就会打碎这个仰望的天花板。